2)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贾珩:这个冬天,天子应该熬不过去了吧。_红楼之挽天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女真人、蒙古人,做好识别,同时着其留发,着我汉家服饰,所谓蓄发易服,不过如是。”

  魏王陈然与楚王陈钦两人闻言,面上都有所思。

  因为这一套同化抚治的理论,还是听贾珩说过的。

  贾珩道:“魏王殿下,可从府库当中取出御酒、肉食,发放给军卒。”

  魏王陈然点了点头,笑了笑道:“子钰,我大军这次也筹措了不少酒肉,可犒劳军中的将校士卒。”

  贾珩道:“既然诸事停当,等用罢午饭,我向朝廷书写军报和奏疏。”

  此言一出,下方的京营众将耳朵不由支棱几许,打起了十二分精神。

  这会儿,北静王水溶凝眸看向贾珩,问道:“子钰,辽东既平,如何抚治这广袤疆土?”

  女真人虽然已经高度“城市化”,但在一些村寨部落还有一些女真。

  两人都是军机大臣,讨论这些倒也不足为奇。

  贾珩道:“设官立制,恢复卫所,至于九边之兵,倒是可以适当裁汰,以补匮要务。”

  说话之间,贾珩看了一眼外间苍茫溟溟的天色,说道:“天色不早了,准备用午饭吧。”

  众人闻听此言,向着偏厅而去,落座下来,觥筹交错,气氛渐酣。

  待用罢一场庆功宴,已是午后时分,大汉驻辽东的高阶武将各自返回歇息不提。

  贾珩也在陈潇的陪同下,来到后宅的一座厢房,寻了一张梨花木椅子上落座下来。

  陈潇端上一杯茶盅,说道:“盛京城应该没事儿了。”

  贾珩接过茶盅,轻轻抿了一口香茗,说道:“是啊,剩下的都是一些收尾之事。”

  此刻的盛京城,汉军屯兵二十余万,自然是要将后患摆平,纵然是班师回京,也要留下数万兵马,用以控制局势。

  陈潇来到书案之畔,帮着贾珩研磨着墨,柔声道:“接下来打算怎么办?班师回京。”

  贾珩这会儿,拿过一份空白奏疏,摊开,取过毛笔,道:“班师回京还早,至少要等明年了。”

  这个冬天,天子应该熬不过去了吧。

  到时候,他拥兵几十万,身旁两个皇子,怎么也能有一个扶保之功,随着新君即位,他慢慢的施加影响,逐渐控制朝政。

  他可不想悠然林下,纵然表面上退下,也要保持巨大的影响力,能够行废立之事。

  大海航行靠舵手,华夏这艘大船由他这个能够看到未来的人掌舵,才是历史正确的选择。

  陈潇点了点头,朗声道:“那也好。”

  贾珩道:“我再写一封奏疏,平治辽东,警戒北方边境的罗刹国,还有辽东之地的府卫体系筹建事宜。”

  有些事儿,需要他这个穿越者去做,不仅是罗刹国,原本属于满清的蒙古之地,也当落在大汉手中。

  否则,代替满清成为华夏正统主宰,却没有打下后世雄鸡一声天下红的广袤疆域,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4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